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废钢龙门剪切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与改进

新闻动态

News Information
废钢龙门剪切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与改进
更新时间:2025-07-17 点击次数:29
  摘要
 
  废钢龙门剪切机是钢铁回收与加工领域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、设备寿命及生产效率。本文结合废钢剪切工艺特点,从机械结构风险、电气控制隐患、操作流程缺陷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现有设备的安全性问题,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,包括机械防护升级、智能控制技术应用、标准化操作流程优化及环境适应性设计,旨在为行业提供可落地的高安全性解决方案。
 
  引言
 
  废钢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,其回收加工需求持续增长。龙门剪切机凭借剪切力大、效率高、可处理大尺寸废钢的优势,成为废钢处理的核心设备。然而,废钢物料的不规则性(如尖锐边角、高温残留)、设备的高惯性运动特性及复杂工况(如连续作业、多工种协同),导致操作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、电气风险、误操作等多类安全隐患。据统计,约30%的废钢加工车间事故与龙门剪切机操作直接相关。因此,系统性研究其安全性并推动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 
  现有安全性问题分析
 
  1. 机械结构风险
 
  ​​剪切区域暴露​​:传统设备未设置物理隔离装置,操作人员可能因误入剪切区(如调整废钢位置时)被高速运动的刀片或压料机构伤害。
 
  ​​运动部件防护不足​​:滑块、压料板等部件的防护罩刚性不足或存在缝隙,易被废钢碎片撞击变形,导致防护失效。
 
  ​​紧急制动响应延迟​​:液压或气动制动系统存在0.5-1秒的延迟,无法在突发情况下(如废钢导致滑块失控)及时停止运动。
 
  2. 电气控制系统隐患
 
  ​​过载保护不精准​​:部分设备依赖单一电流监测,无法识别剪切力突变(如废钢硬度异常),导致电机过载或液压系统超压。
 
  ​​控制逻辑缺陷​​:急停按钮未实现“双回路断电”功能,单点故障时可能无法切断动力源;部分设备未设置“安全联锁”,如防护门未关闭时仍可启动。
 
  ​​抗干扰能力弱​​:车间强电磁环境(如电焊机、大型电机)易导致PLC控制信号紊乱,引发误动作。
 
  3. 操作流程与管理缺陷
 
  ​​人员培训不足​​:新员工对设备危险区域(如刀片回转半径、压料板行程)认知不足,易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。
 
  ​​标准化流程缺失​​:废钢装载量无明确限制(如超载导致滑块倾斜)、处理无规范步骤(如直接用手清理),增加风险。
 
  ​​多工种协同风险​​:剪切作业与废钢吊装、运输作业交叉进行时,缺乏实时通信手段,易因信息不同步导致碰撞。
 
  4. 环境适应性不足
 
  ​​粉尘与高温影响​​:废钢表面的氧化皮、油污在剪切过程中易形成粉尘,加速电气元件老化;高温废钢(如热轧钢坯余温)可能引燃周围可燃物。
 
  ​​地面振动与沉降​​:设备长期高频振动可能导致地基松动,引发滑块运动偏差,进一步增加安全风险。
 
  安全性改进措施
 
  1. 机械结构安全升级
 
  ​​全封闭式防护设计​​:在剪切区域安装可拆卸式钢结构防护罩,采用10mm厚钢板+观察窗,防护罩与设备主体通过液压锁联动——设备运行时自动闭合,停机后需双重解锁(钥匙+按钮)方可打开。
 
  ​​运动部件多重防护​​:滑块导轨两侧增设聚氨酯防撞条,压料板边缘包裹橡胶缓冲层;关键部件(如刀片固定螺栓)设置防松预警装置(振动传感器+声光报警)。
 
  ​​快速制动系统优化​​:采用电液复合制动技术,液压制动与电磁制动协同作用,将制动响应时间缩短至0.2秒;增设“剪切力超限紧急停机”功能,通过力传感器实时监测,超设定值(如额定剪切力的120%)时自动触发制动。
 
  2. 电气控制系统智能化改造
 
  ​​多参数过载保护​​:集成电流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,构建“剪切力-电流-位移”三维监测模型。当任一参数异常(如电流波动>15%或位移偏差>5mm)时,PLC立即启动分级保护:一级预警(声光提示)、二级降速(滑块速度降至额定值的50%)、三级停机(切断动力源)。
 
  ​​安全联锁与双回路控制​​:急停按钮采用“常闭触点+双回路断电”设计,任意回路断开均可切断PLC及变频器电源;防护门安装安全门锁(需持续按压才能开启),未关闭时PLC禁止启动命令。
 
  ​​抗电磁干扰设计​​:控制柜采用双层屏蔽结构(外层镀锌钢板+内层铜网),关键信号线(如编码器反馈线)使用屏蔽双绞线,并设置隔离变压器与浪涌保护器。
 
  3. 操作流程标准化与管理优化
 
  ​​动态安全培训体系​​:开发VR虚拟仿真培训系统,模拟剪切机全操作流程(包括正常操作、处理、紧急停机),新员工需通过考核方可上岗;定期组织“事故案例复盘会”,强化风险意识。
 
  ​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(SOP)​​:明确废钢装载量上限(如不超过压料板行程的80%)、处理步骤(先停机→退刀→佩戴防护手套清理)、多工种协同规则(吊装作业前需通过对讲机与剪切机操作员确认安全距离)。
 
  ​​智能监控与预警平台​​:安装高清摄像头(带行为识别功能,如检测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自动报警)与声光报警器,实时显示设备状态(如“压料板未复位”“防护门未关闭”);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设备数据(如运行时长、故障记录)上传至云端,支持远程诊断与维护提醒。
 
  4. 环境适应性改进
 
  ​​防尘与降温设计​​:在进料口设置高压喷雾降尘装置(水雾粒径<10μm),减少粉尘扩散;关键电气元件(如PLC、变频器)安装于独立空调舱内,保持温度25±2℃、湿度<60%。
 
  ​​地基加固与减振措施​​:设备安装区域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(厚度≥300mm),滑块底座与基础间增设橡胶减振垫(邵氏硬度70±5);定期检测地基沉降量(允许偏差<2mm/m²),超标时及时调整。
 
  改进效果验证
 
  以某钢铁企业废钢处理车间为例,应用上述改进措施后:
 
  机械伤害事故率下降82%(从年均3起降至0.5起);
 
  电气故障停机时间减少65%(从每月8小时降至2.8小时);
 
  操作人员违规行为减少90%(通过VR培训与智能监控实现);
 
  设备综合效率(OEE)提升15%(因故障停机减少与作业标准化)。
 
  结论
 
  废钢龙门剪切机的安全性改进需从机械防护、电气控制、操作管理及环境适应等多维度协同推进。通过物理隔离、智能监测、标准化流程及环境优化等综合措施,可显著降低事故风险,提升设备可靠性与生产效率。未来,随着数字孪生、AI视觉检测等技术的成熟,废钢剪切机的安全性将向“预测性维护”与“自适应防护”方向进一步发展。

版权所有 © 2019 唐山市中机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冀ICP备14001424号-3 技术支持:机床商务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86-0315-2378066

扫一扫,关注我们